西政辦發【2022】5號《西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西豐縣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主題分類: 農業農村
發文機關: 西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秘書股 成文日期: 2022-05-12
標  題: 西政辦發【2022】5號《西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西豐縣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西政辦發【2022】5號 發布日期: 2022年12月09日
文件 file

西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西豐縣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

  經縣政府同意,現將《西豐縣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西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5月 12 日

 ?。ù思_發布)

西豐縣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方案

  按照《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農建發[2021]3號)和《遼寧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中央財政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指標的通知》(遼財[2021]822號)有關要求,為組織實施好西豐縣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確保中央財政支農資金落實到實處、取得實效,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西豐縣位于遼寧省東北部,地理位置在北緯42°22′- 43°08′,東經124°16′- 125°07′,東部、北部與吉林省東豐縣、東遼縣、梨樹縣為鄰,南部、西部與本省清原縣、開原市相連,距沈陽市183公里,距鐵嶺市110公里??h轄18個鄉鎮,174個行政村,區域總面積2686平方公里,總人口22.5萬,農業人口15萬。2021全縣農業總產值實現4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610元。

  西豐具有“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低山丘陵地貌結構,海拔大都在170-320米之間,屬于中溫帶亞濕潤區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2716小時,有效積溫2906℃,無霜期13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84mm左右,糧食年產量40萬噸,是全國500個糧食生產基地縣之一。2021年我縣耕地面積80萬畝,其中玉米面積66萬畝。土壤主要類型為棕壤土、草甸土和水稻土。

  二、目標任務

  1、主要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黑土地保護的重要精神,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全面落實《實施方案》,堅持統籌工程、農藝措施綜合治理,依托發揮政策集成效應,建設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標準示范區,集中連片推廣以肥沃耕作層培育為主的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治理技術模式,重點解決項目區土壤有機質下降問題,持續改善耕地質量,防止退化。項目區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當地自然條件和種植水平的中上等水平。

  2、重點任務

  2022年,西豐縣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面積20萬畝。項目實施地點結合東北黑土地保護標準化示范建設地塊,綜合考慮耕地地形狀況、農業組織化程度、畜禽資源利用、農民積極性等因素,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確定在全縣9個鄉鎮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其中,在項目區建設1個核心示范區,示范面積0.1萬畝,應用“玉米根茬碎混還田+增施增量堆漚有機肥”綜合技術模式,探索展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效果。

  三、實施地點及規模

  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面積20萬畝,實施“玉米根茬碎混還田+增施堆漚有機肥”的綜合技術模式,落實到全縣9個鄉鎮,具體作業分配面積見(附件2),其中核心示范區實施地點為郜家店鎮神樹村。同時在項目區建設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2個和調查評價點10個,并根據實際需要在項目實施后及時評估成效。

  四、技術措施

  堅持目標導向,構建肥沃耕作層,實施“玉米根茬碎混還田+增施堆漚有機肥”的綜合技術模式,利用大中型動力機械進行根茬碎混還田、堆漚有機肥拋撒施用。具體模式如下:

  1. 玉米根茬粉碎混于土層中,碎混地塊直接起壟、鎮壓至待播狀態;

  2. 施用堆漚有機肥。每畝施用堆漚有機肥130kg左右,使用拋撒機拋撒,有機肥應符合遼寧省堆漚有機肥(DB21/T3419)的標準。

  五、重點工作

  1、制定實施方案

  我縣根據《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關于做好2022年中央財政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遼農服[2022]14號)的文件要求,在省、市農業部門、專家指導下編制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實施任務、實施地點、實施規模、實施內容、技術模式、補助標準、操作方式、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

  2、強化統籌實施

  我縣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東北黑土地保護工作的通知》(農辦計財〔2021〕11號)關于發揮政策集成效應的要求,統籌使用相關資金,按照“各炒一盤菜、共做一桌席”的原則,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與東北黑土地保護標準化示范建設地塊項目結合,協同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

  3、開展監測評價

  加強項目實施前后耕地質量監測評價和信息化管理。在重點地塊建設兩個監測點:一個為標準化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另一個為普通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跟蹤黑土地質量變化趨勢。根據地形地貌、土壤類型、主要作物、地力水平等因素,在項目區布設10個調查評價點,做好項目區耕地質量調查評價工作。及時采集項目實施前后土樣,分析化驗,收集數據信息,編制評價報告。探索建立黑土地保護監測監管平臺,將項目實施面積及監測評價效果“上圖入庫”。

  六、補助方式及標準

  2022年,中央財政下達我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資金2000萬元,具體資金分配見(附件1)。我縣將20萬畝項目實施任務落實到9個鄉鎮,由各鄉鎮具體負責落實項目實施地塊(保護性耕作項目地塊除外),以集中連片地塊為主(作業地塊坡度應≤25度),并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銜接工作。玉米根茬碎混還田作業完成后,由第三方監理公司按照作業標準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確認后,由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按照各項目村在冊土地臺賬的登記面積對種植戶給予根茬碎混還田農機作業補貼(補貼資金及作業面積由種植戶簽字確認后直接打入其“一卡通”)。堆漚有機肥施用及拋撒由縣農業農村局嚴格按照項目要求以及遼寧省堆漚有機肥(DB21/T3419-2021)執行標準統一進行招標,中標企業必須利用我縣現有畜禽糞便等資源進行本縣區域內堆漚、生產、加工有機肥,方可參與此項目投標(如遇特殊情況或不可抗拒等因素除外)。

  具體標準如下:

  1.普通項目區建設補助標準。實施面積19.9萬畝,實施“玉米根茬碎混還田+增施堆漚有機肥”技術模式,補貼標準為每畝92元(其中根茬碎混還田25元/畝;堆漚有機肥施用47元/畝;堆漚有機肥拋撒20元/畝),共計安排補助資金1830.8萬元。

  2.核心示范區建設補助標準。核心示范區面積0.1萬畝,實施“玉米根茬碎混還田+增施增量堆漚有機肥”技術模式,補貼標準為每畝425元(其中根茬碎混還田25元/畝;堆漚有機肥施用360元/畝;堆漚有機肥拋撒40元/畝),共計安排補助金額42.5萬元。

  3.耕地質量監測評價補助標準。一是耕地質量監測點建設補助,其中一個為標準化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補助資金為20萬元;另一個為普通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補助資金為5萬元,共計25萬元。二是根據地形地貌、土壤類型、主要作物、地力水平等因素,在項目區布設10個調查點,每個調查點補助資金0.5萬元,共計5萬元。三是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嚴格控制支出的基礎上,用于聘請第三方監理,省級專家團隊技術服務、上圖入庫、標志牌、展示牌、示范區監控設備、資料費、審計等費用等共96.7萬元。

  七、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原則,把黑土地保護利用作為公益性、基礎性的重要工作。我縣以縣政府為第一責任主體承擔此項目,成立以縣長為組長,副縣長為副組長,縣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項目實施鄉鎮政府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附件3),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

  2、強化指導服務

  建立完善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專家包片指導制度,依托教學、科研、推廣等單位的技術優勢,加強技術集成創新,突出問題導向,分區施策,因地制宜形成具有西豐特色的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技術模式。由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等單位有關專家組成省級專家指導組(附件4),對項目實施及效果監測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和監管,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成立以土肥、植保、推廣以及各鄉鎮農技站長等專業人員為成員的技術小組(附件5),負責項目的技術指導、試驗示范、耕地質量監測點建設等工作。

  3、強化項目管理

  一是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做好招標采購工作,與中標企業簽訂采購和服務合同,確定作業面積、作業時間等工作。二是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各鄉鎮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科學合理設定項目實施地塊。各項目鄉鎮、項目村要分別確定一名專業技術人員和村干部參與項目的具體實施以及綜合協調等工作??h政府與項目鄉鎮、項目鄉鎮與各項目村要分別簽訂責任書,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三是加強驗收抽查。由項目實施效果評估機構(第三方監理)對堆漚有機肥的標準及質量進行抽查評驗,并對項目實施主體技術措施以及作業完成情況進行驗收??h農業農村局會同縣財政局加強監督檢查,按時完成項目實施總結和績效考核自評工作,確保項目實施質量和效果。四是加強檔案管理。建立工作檔案、技術檔案和資金使用檔案,圖文并茂,規范管理。

  4、加強資金管理

  嚴格按照《省財政廳 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遼寧省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遼財農規〔2020〕6號)有關要求,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加快項目實施和預算執行,嚴禁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確保??顚S?。要做好項目實施和資金撥付進度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h農業農村局、縣財政局在符合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和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優化項目資金支付流程,提高項目資金支付效率,切實發揮項目資金使用效益。

  5、加強宣傳展示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及新媒體平臺,通過現場觀摩、發放明白紙、村級公示欄等多種渠道,解讀黑土地保護政策,宣傳黑土地保護的好經驗、好做法,使廣大農民群眾和基層干部準確理解掌握政策內容。在關鍵農時季節,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推動實施主體學習運用黑土地保護利用集成技術。加強核心示范區建設,示范區要做到“四有”:有主推技術、有實施主體、有責任領導、有包片專家。同時,設立醒目標識牌,強化責任監督,擴大宣傳效果。

  八、進度安排

  1、2022年3月,完成項目實施方案;

  2、2022年3月—2023年12月:

 ?。?)開展項目的招投標工作;與中標企業簽訂相關合同;

 ?。?)項目實施地塊的落實工作;

 ?。?)聘請項目實施效果評估機構(第三方監理)并簽訂合作協議;

 ?。?)做好耕地質量監測點和調查評價點的建設工作;

 ?。?)與技術依托單位簽訂技術服務協議;

 ?。?)做好土壤樣品采集及檢測工作;

 ?。?)開展玉米根茬碎粉還田和堆漚有機肥拋撒工作;

 ?。?)開展項目實施檢查和技術指導;

 ?。?)監測點試驗田調查測產;

 ?。?0)上報項目工作總結,完成項目實施效果監測。

  附件:

  1、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補助資金分配表

  2、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任務落實及資金分配表

  3、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工作領導小組

  4、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專家指導組

  5、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技術小組

  附件1

  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補助資金分配表

項目

技術模式

面積

(萬畝)

具體措施

補貼標準

(元/畝)

金額

(萬元)

玉米

普通項目區建設

19.9

“玉米根茬碎混還田+增施堆漚有機肥”。

92

1830.8

示范區建設

0.1

“玉米根茬碎混還田+增施增量堆漚有機肥”。

425

42.5

監測

標準化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

1個

設備購買、安裝調試,售后服務等。

20萬/個

20

普通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

1個

土地租賃、監測標識牌、展示牌、隔離區設置、監測小區試驗示范和維護、田間試驗、調查、記載與日常維護、土壤樣品采集、制備、檢測、監測結果分析匯總等。

5萬/個

5

調查評價點

10個

土壤樣品采集、制備、檢測、編制評價報告等。

0.5萬/個

5

項目效果評估

項目實施效果評估(第三方監理)費

24

技術服務和基礎性工作

省級專家團隊技術服務、上圖入庫、標志牌、展示牌、示范區監控設備、資料費、審計等費用。

72.7

合計

2000

  附件2

  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任務落實及資金分配表

鄉  鎮

技術模式

補貼標準

建設規模(萬畝)

補貼資金(萬元)

西豐鎮

“玉米根茬碎混還田

+增施堆漚有機肥”

92元/畝

2

184

平崗鎮

2.5

230

振興鎮

2

184

安民鎮

2.5

230

天德鎮

2.5

230

房木鎮

2

184

柏榆鎮

2

184

成平鄉

2

184

郜家店鎮

2.4

220.8

郜家店鎮示范區

“玉米根茬碎混還田

+增施增量堆漚有機肥”

425元/畝

0.1

42.5

合計

20

1873.3

  附件3

  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榮大煜   代縣長

  副組長:王者興   副縣長

  成  員:劉繼東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宋秋雨   縣財政局局長

  馬立軍   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

  黃文龍   西豐鎮鎮長

  董  華   郜家店鎮鎮長

  梁英輝   平崗鎮鎮長

  郝  魁   安民鎮鎮長

  張永波   振興鎮鎮長

  李  楠   天德鎮鎮長

  劉  賀   房木鎮鎮長

  佟  飛   柏榆鎮鎮長

  宗  鑫   成平鄉鄉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西豐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由劉繼東同志兼任。

  附件4

  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專家指導組

  組  長:武志杰  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研究員

  副組長:于立宏  省綠色農業技術中心副主任 研究員

  成  員:徐志強  省綠色農業技術中心      正高級農藝師

  魏占波  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研究員

  戴繼光  省綠色農業技術中心      正高級農藝師

  楊  光  省綠色農業技術中心     高級農藝師

  杜  剛  市現代農業服務中心       研究員

  附件5

  西豐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技術小組

  組  長:馬立軍  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副主任

  副組長:孫  偉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高級農藝師

  唐玉平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高級農藝師

  趙連軍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高級農藝師

  成  員:盧翠玉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農藝師

  宋雪峰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農藝師

  趙衍飛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農藝師

  母繼元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農藝師

  王  偉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高級農藝師

  李雪佳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農藝師

  劉  豐  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分中心 農藝師

  王  剛  西豐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趙福安  郜家店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劉  鵬  平崗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崔東旭  安民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趙宏斌  振興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馬淑珍  天德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王曉東  房木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李  東  柏榆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羅穎卓  成平鄉農業技術推廣站     站  長

解讀 unscramble

西豐縣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的解讀

   一、立項依據

按照按照《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農建發(【2021】3號)和《遼寧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中央財政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指標的通知》(遼財指農【2021】822號)有關要求,為組織實施好西豐縣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確保中央財政支農資金落實到實處、取得實效,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方案。

二、目標任務

2022年,西豐縣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面積20萬畝。確定在西豐鎮、平崗鎮、振興鎮、安民鎮、天德鎮、房木鎮、柏榆鎮、郜家店鎮、成平鄉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重點解決項目區土壤有機質下降問題,持續改善耕地質量,防止退化。同時在項目區建設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2個和調查評價點10個,并根據實際需要在項目實施后及時評估成效。

三、技術模式

1. 玉米根茬粉碎混于土層中,碎混地塊直接起壟、鎮壓至待播狀態;

2. 施用堆漚有機肥。每畝施用堆漚有機肥130kg左右,使用拋撒機拋撒,有機肥應符合遼寧省堆漚有機肥(DB21/T3419)的標準。

、項目資金

2022年,中央財政下達我縣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資金2000萬元。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項目成立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

2、強化指導服務:建立完善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專家包片指導制度,因地制宜形成具有西豐特色的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技術模式。

3、強化項目管理:嚴格按照項目要求做好招標采購工作,加強檔案管理。

4、加強資金管理: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加快項目實施和預算執行,嚴禁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確保??顚S?。

5、加強宣傳展示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及新媒體平臺,通過現場觀摩、發放明白紙、村級公示欄等多種渠道,解讀黑土地保護政策,宣傳黑土地保護的好經驗、好做法,使廣大農民群眾和基層干部準確理解掌握政策內容。加強核心示范區建設,示范區要做到“四有”:有主推技術、有實施主體、有責任領導、有包片專家。同時,設立醒目標識牌,強化責任監督,擴大宣傳效果。

圖解 Picture interpretation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